【展覽訊息】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於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登場,回顧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注目政治分歧與貧富差距持續增長的現況,以「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為題,邀請建築師們一同想像可以共同自在生活的全新空間,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由曾志偉及自然洋行團隊策畫《台灣郊遊 - 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回應人類文明生活與大自然共處的可能。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場空間,設計:謝宗諺、李懿倩,2023。(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展場模擬圖,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場空間,設計:謝宗諺、李懿倩,2023。(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展場模擬圖,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為「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為「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台灣館策畫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脫穎而出,以《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提出對「未來」的見解:21 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重新留意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由學院出發,教育本身具備的實驗性意義中,策展團隊回到台灣山海之間,在「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產生對話。透過台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呈現人們運用各自的科學知識,為克服環境形成的多元建築風貌。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漁港溫度再部屬 – 廢熱澡堂,曾瑋、謝旻澔, 114 x 58 x 52, 紙、木材、環氧樹脂,2023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漁港溫度再部屬 – 廢熱澡堂,曾瑋、謝旻澔, 114 x 58 x 52, 紙、木材、環氧樹脂,2023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出作品一比一試組裝

2023年2月17日,台灣館內容首度公開發表,展出作品的一比一試組裝。國美館廖仁義館長、評審委員吳光庭教授、黃健敏建築師、徐明松教授、劉國滄教授,以及第15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教授、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等人均出席。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東海建築系團隊的參展計畫不但具有文化展示意義,更具教育意義,過程中有許多分享,包含委員與團隊間的對話,都讓最後的成果更具體而準確。


第15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與評審委員吳光庭不約而同指出,1923 年柯比意《邁向(新)建築》出版,中間經歷 80 年代建築在地化的重大改變,到現今 2023 年一百年間,可以看見台灣建築有股力量,能夠在跨六個氣候帶的地形中,展現與氣候、構築方式、地景很有趣的未完成狀態。

 

吳光庭回應:「此次團隊展開的田野調查,所呈現在地知識與智慧,就是傳承力量的來源,想像也在實驗性的素材中獲得啟蒙,青年學生的能力已具國際水準的呈現,更是本次展演的亮點。」


曾瑋建立新的論述方式,重新閱讀台灣建築

策展人曾瑋總結本次策畫,企圖拋棄後殖民、全球化與後現代的論述方式,紮根台灣教育,從「from garden to field」的角度,除了展現建築的生猛與柔軟,使有機物與無機物成為共生體,隨著這些不確定性不斷演化,也打開重新閱讀台灣建築的機會。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由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曾瑋帶領的跨校建築團隊,花一年時間田野調查台灣建築,成果將在5月舉行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中展出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由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曾瑋帶領的跨校建築團隊,花一年時間田野調查台灣建築,成果將在5月舉行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中展出
 
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林育全攝影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團隊聚焦台灣不同海拔農業地景

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中,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台灣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

 

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台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台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協調者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協調者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二元性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二元性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義肢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義肢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內在性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內在性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中介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中介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濾器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曾瑋表示,台灣橫跨六個氣候生態區,面對多變的地理與氣候環境,台灣建築發展出柔軟、即時反應的特性。但台灣建築教育往往套用西方系統與觀念,長期忽略台灣建築本身的特色,甚至將台灣建築汙名化。此次帶五校建築系所學生進行廣泛、全面性的田野調查,希望透過大量田調重新定義台灣建築,並從台灣的教育開始扎根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關鍵字:濾器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曾瑋表示,台灣橫跨六個氣候生態區,面對多變的地理與氣候環境,台灣建築發展出柔軟、即時反應的特性。但台灣建築教育往往套用西方系統與觀念,長期忽略台灣建築本身的特色,甚至將台灣建築汙名化。此次帶五校建築系所學生進行廣泛、全面性的田野調查,希望透過大量田調重新定義台灣建築,並從台灣的教育開始扎根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團隊邀請東海、成大、淡江、逢甲、中原等校建築系參與

 在策展方式上,本屆策展團隊從學院出發,首度採取「教學聯盟(Teaching Alliance)」的共同參與模式,除了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的重要作品,同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成功大學建築系淡江大學建築系逢甲大學建築系中原大學建築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台灣館展出。

台灣館所在的普里奇歐尼宮,乃是前身為古老監獄的特色古蹟建築。策展團隊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四個展區,分別為:「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四個區域由展場內的主要垂直牆面和一道粗黑線來區分邊界,再由跨越空間的大桌子構成的水平面整合為一。展場也將結合聲音和紀錄影像,使用台灣環境音採集與新編音樂、策展紀錄影像,成為可度量時空的元素,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台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記者會,左起:策展團隊李懿倩、成功大學建築系古爵誌、技術顧問賴銘昌、逢甲大學鄭博仁、策展人曾瑋、曾成德教授、國美館館長廖仁義、協同策展人何炯德、蘇孟宗、郭聖傑、中原大學建築系蘇弘、陳宣誠、淡江大學建築系周書賢。(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記者會,左起:策展團隊李懿倩、成功大學建築系古爵誌、技術顧問賴銘昌、逢甲大學鄭博仁、策展人曾瑋曾成德教授、國美館館長廖仁義、協同策展人何炯德蘇孟宗、郭聖傑、中原大學建築系蘇弘陳宣誠淡江大學建築系周書賢。(林育全攝影。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全文引用至:https://forgemind.net/media/%e7%ac%ac18%e5%b1%86%e5%a8%81%e5%b0%bc%e6%96%af%e5%bb%ba%e7%af%89%e9%9b%99%e5%b9%b4%e5%b1%95%e5%8f%b0%e7%81%a3%e9%a4%a8/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