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uploads/1000x700/activity_20241218102526719384.jpg)
入行超過25年,見證Zaha Hadid Architect茁壯成長
在Zaha Hadid Architect(簡稱ZHA)工作超過25年的Sara,見證ZHA從一個小工作室成長為如今擁有近500名員工的事務所。多年來,她參與過的專案不計其數,包含義大利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MAXXI Museum)、2012倫敦奧運水上運動中心(London Aquatics Centre)、目前正在建設中的伊拉克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Iraq),以及最新落成的香港商務大樓「The Henderson」等,她以高階領導者的身份帶領團隊完成各種開發項目,將一度被認為不可能實行的設計提案實踐落地。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3614_219.jpg)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2610_792.jpg)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2610_914.jpg)
走遍世界各地,如何讓建築融入城市地景?
ZHA的作品遍佈全球各地,每個專案都必須針對當地背景、文化、功能需求以及技術來設計,才能讓建築無縫融入城市風景。Sara以即將在2024年秋季啟用的「The Henderson」舉例,指出在設計初期,團隊便注意到鄰近的香港公園和遮打花園,在這座繁忙的都市中,是十分重要且少見的一片綠意。為回應這片自然美景,「The Henderson」以含苞待放的洋紫荊為發想,模擬花苞的結構和層次,開啟與週遭環境的對話。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2735_259.jpg)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3014_369.jpg)
與大多數建築不同的是,「The Henderson」建築本身被架高,空下來的地面層延伸週遭綠意,種植樹木與花草,作為公共空間使用;曲面玻璃帷幕將室內與室外連成一線,打造現代都市與寧靜自然的獨特結合。除了地面層外,位於22樓的空中花園也提供豐富綠意和休閒空間,供企業租戶使用。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3014_299.jpg)
視覺風格不同,不代表建築語彙不同
「The Henderson」的弧形設計,是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幾何與流線的平衡,和該地區普遍方正的建築景觀形成對比,藉此展示香港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落成以來,許多民眾覺得「The Henderson」與外觀俐落的中銀大廈比鄰,顯得不協調而突兀,Sara反倒認為:「在建築語言的表達上,它們其實是相似的——因為它們都與城市中常見的典型建築有所區別。」正如Zaha Hadid曾說過:「構成整體美學的並非建築本身,而是建築之間的空間。」充分說明了Sara與團隊在設計時所追求的平衡與多元性。
“It's not the buildings, but the spaces between the buildings that make the composition.” —Zaha Hadid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3859_176.jpg)
包容多元、海納創意能量,才能有所突破
對於有著如此豐富歷練的Sara,我們也很好奇,作為一名女性建築師,在至今仍是男性主導的產業裡,是什麼樣的感受?Sara形容,「作為女性,我們常無法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困難——因為我們早已習慣這些困難,並視之為常態。」她表示自己「很幸運」,身處在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團隊,而Zaha Hadid本人在世時也十分鼓勵、認可每一位員工的貢獻。
Sara也透露,多元化的團隊和包容性的領導力,在建築領域中是非常寶貴的資產,因為不同的創意能量和思考方式,才能造就具有突破、創新力的作品;工作過程中總會有挑戰,但這些經歷也是成長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不要向他人的看法妥協」。
“ I believe we women do not see many of the hurdles we are being faced with because we are used to it and consider them to be normal.” —Sara Klomps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3757_151.jpg)
後Zaha Hadid時代的ZHA團隊
待在建築產業的二十多年來,Sara也注意到社會不斷變化對於業界的影響:「無論是看事情的角度,還是業主的需求,都隨著世代不同而有所改變。作為建築師,我們的責任是保持自我成長,才能滿足、甚至超越人們對建築的期望。」在後Zaha Hadid時代,ZHA持續擁抱創新思想與技術,以培育下一代優秀建築師與城市規劃師為己任、不斷超越自我為目標,致力藉由建築的力量,讓世界更接近理想的未來。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https://wowlavie-aws.hmgcdn.com/files/article/a2/24653/atl_24653_20240619163456_496.jpg)
文章來源la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