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築實踐人道關懷的奇才:普利茲克建築獎建築師坂茂

本篇介紹日本奇才建築師坂茂的生平概述,涵蓋其建築風格、代表作品、獲獎經歷及著作




法國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Centre Pompidou Metz 圖片©坂茂建築設計


1. 坂茂簡介

坂茂(日語:ばん しげる Ban Shigeru,1957年8月5日—)是日本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以創新使用環保材料及人道主義建築設計聞名。他於 1957 出生於東京,並於 1977 赴美國求學,先後就讀 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後轉至 庫伯聯盟建築學院(Cooper Union,師從傳奇建築師 約翰·海杜克(John Hejduk,並於 1984 畢業。2014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 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是第7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人。
生平大事
  • 1976:畢業自成蹊高等學校。
  • 1977:入讀南加州建築學院。
  • 1980:入讀庫珀聯盟學院建築學部。
  • 1984:畢業自大學建築學部,獲得建築學士名銜。
  • 1985:回到日本,成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Shigeru Ban Architects
  • 1995:成立「義務建築師網絡」(Voluntary Architects Network,VAN)。
  • 1995:為盧旺達難民設計「紙管建築」,開啟了其人道建築之路。
  • 1995年-2000:擔任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顧問。
  • 2001年-2009:擔任慶應義塾大學環境資訊系教授。
  • 2010:成立 Voluntary Architects’ Network(VAN,專注於災後救援建築設計。
  • 2010:擔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和康乃爾大學的客座教授。
  • 2011:擔任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藝術學部環境設計學系教授。
  • 2012:獲得每日藝術獎。
  • 2012:憑著為東日本大地震災區設計的木造臨時房屋獲得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美術部門獎。
  • 2014: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 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是第7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人。
 



紙板大教堂Cardboard Cathedral  圖片©坂茂建築設計


2. 坂茂的建築風格與設計理念

坂茂的設計強調 環保、可持續性及人道主義精神,他擅長使用 紙管、木材、塑膠、回收材料 等非傳統建築材料,並推廣「低技術」但高效能的建築技術。他的建築風格可歸納為以下幾個特色:
(1) 創新材料應用
坂茂最著名的技術之一是 紙管建築(Paper Tube Architecture,利用堅固且可回收的紙管作為建築結構,例如 紙教堂(Paper Church紙屋(Paper House
(2) 人道主義建築
他特別關注 災後重建,如 阪神大地震後的紙管庇護所(1995,以及 海地與尼泊爾地震災區的臨時建築
(3) 環保與可持續設計
坂茂強調 環境友善,作品往往使用 自然通風、可再生材料與模組化設計,如 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2010,其結構使用木材並採用可調節光線的屋頂設計。
 



2012年世博會麗江主題館Expo 2012 Yoesu Thematic Pavilion  圖片©坂茂建築設計


3. 坂茂的代表作品與記年

年份 作品名稱 地點 特色
1995年 盧旺達難民庇護所 盧旺達 紙管結構,快速搭建
2000年 紙教堂(Paper Church) 日本神戶 震後重建,紙管設計
2005年 紙屋(Paper House) 日本東京 全球首棟紙管住宅
2010年 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 法國梅斯 木結構、可持續設計
2013年 大地之母教堂 紐西蘭基督城 震後重建,紙管結構
2014年 阿斯本美術館(Aspen Art Museum) 美國科羅拉多州 竹編立面設計
2022年 瑞士木結構塔樓 瑞士日內瓦 超高木結構摩天大樓
 



法國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 Centre Pompidou Metz  圖片©坂茂建築設計


4. 坂茂的得獎作品與國際榮譽

坂茂的設計不僅獲得國際肯定,也為全球建築界帶來深遠影響。他的重要獎項包括:
  • 每日設計獎大獎(1995年)
得獎理念:表彰坂茂在環保建築上的創新,包括使用紙管作為建築材料,並將其應用於難民庇護所和可持續建築設計。
  • 日本建築家協會第3屆關西建築家獎大獎(1996年)
得獎理念:肯定坂茂在關西地區的建築設計對當地社區與城市景觀的貢獻,尤其是其創新的結構技術與環境友善的設計方法。
  • 吉岡獎(1996年)
得獎理念:表揚坂茂在建築美學與技術創新方面的突破,特別是在可持續建築領域的實踐。
  • JIA新人獎(1997年)
得獎理念:由日本建築家協會(JIA)頒發,表彰坂茂作為年輕建築師的卓越表現,特別是在低成本、高功能的建築設計領域。
  • 第18屆日本建築學會東北建築獎(1998年)
得獎理念:肯定坂茂在東北地區建築設計的貢獻,特別是在結構創新與地區建築環境融合的成就。
  • 「柏林·藝術·時間」獲獎(2000年)
得獎理念:表彰其在國際建築與藝術跨界合作中的創新設計,體現了建築作為藝術與空間的多重價值。
  • 松井源吾獎(2001年)
得獎理念:表彰其在結構創新與空間設計上的卓越表現,尤其是對可持續建築技術的推動。
  • 法國建築學會獎章(2004年)
得獎理念:表揚坂茂在建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特別是在環保與人道主義建築的應用。
  • 湯瑪斯·傑佛遜建築獎(2005年)
得獎理念:表彰其設計對社會福祉的貢獻,特別是在低成本、高效能建築設計中的創新。
  • 阿諾德·威廉·布倫納紀念建築獎(2005年)
得獎理念:肯定其在全球建築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建築與社會責任的結合。
  • 每日藝術獎(2011年)
得獎理念:表揚坂茂在藝術與建築設計的創新,特別是在公共空間與文化建築中的突破性作品。
  • 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獎(2012年)
得獎理念:由日本文部科學省頒發,表彰其建築作品對文化與社會的貢獻,特別是在可持續發展與人道主義建築方面的影響力。
  • 普立茲克建築獎(2014年)
得獎理念:以表揚其將建築作為解決社會問題的工具,特別是在人道主義建築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創新與貢獻,例如難民庇護所與紙管建築技術的應用。
  • 德雷莎修女社會正義獎(2017年)
得獎理念:表彰坂茂在社會公益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在全球災後重建與人道建築計畫中的積極參與。
  •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和平獎(2022年)
得獎理念:肯定其建築設計對社會和平與人道救援的貢獻,強調建築如何能改善人類生活環境並促進全球福祉。
這些獎項充分展現坂茂在環保建築、人道救援、社會責任及建築創新上的卓越成就。
 


5. 坂茂的著作與出版書籍

坂茂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建築師,也是一位積極推廣建築理念的作家。他的著作包括:
  • 《Shigeru Ban: Paper in Architecture》(2009年)——介紹紙管建築技術
  • 《Shigeru Ban: Humanitarian Architecture》(2014年)——探討災後重建與社會建築
  • 《Shigeru Ban: Complete Works 1985–2015》(2015年)——收錄其30年來的代表作品
 



台灣紙教堂Paper Dome Taiwan   圖片©坂茂建築設計


6. 坂茂在台灣的代表性作品

Paper Dome 紙教堂(2008年)
  •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 特色:原建於日本神戶市,1995 年阪神大地震後,坂茂以紙管建造臨時教堂,後來移至台灣南投作為紀念建築,成為當地重要文化景點。
竹構海之聲(2013年)
  • 地點:新北市淡水
  • 特色:此作品為 2013 年新北市「海洋藝術祭」打造的臨時性竹構建築,以天然竹材建造,展現台灣在地建築材料的可能性。
宏盛帝寶私人住宅(2016年)
  •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
  • 特色:坂茂受邀設計台灣豪宅,運用他的標誌性環保與簡約建築風格,並融合自然光與空間感。
台南市美術館二館(2019年)
  • 地點: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
  • 特色
    • 坂茂與台灣建築師石昭永合作設計,融合現代建築美學與台南歷史文化。
    • 以白色為主體,外觀靈感來自台南的鳳凰花,屋頂的五角形結構象徵花瓣,展現輕盈且富有台灣特色的設計。
    • 建築大量採用自然通風與日照設計,減少能源消耗,符合可持續建築理念。
    • 成為台灣首座獲得國際LEED綠建築認證的美術館,展現坂茂對環保建築的堅持。

台南市美術館二館Tainan Art Museum  圖片©坂茂建築設計
 
坂茂的作品在台灣多數與災後重建或環保建築相關,體現了他的建築理念——結合創新材料、低成本與社會責任。
 

 

7.坂茂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坂茂不僅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更是全球建築界的環保與人道主義先鋒。他的設計理念不僅體現在藝術與結構之間的平衡,也體現在建築對社會的責任。他的作品不僅是美學與技術的結晶,更是建築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最佳例證。
隨著全球對 永續建築、環保材料、災後重建 的需求日益增加,坂茂的設計理念將在未來持續發揮影響力,帶動建築界向更人性化、更永續的方向發展。
 
 
資料來源 坂茂建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