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築師如何提升價值?建築師有什麼收費項目?建築師如何行銷?
許多建築師一踏入職場,往往感受到現實的差距:學校學到的是設計與理論,但真正能養活自己、累積財富的,卻是「收入模式」與「行銷方法」。不論你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或是已經在事務所打拼多年,本篇將從 如何提升個人價值、行銷自己,到新手入行該怎麼做,逐步解析,幫助你建立屬於自己的「財富藍圖」。剛出社會的建築師該如何開始?LV1新手如何成大佬?
初階三年:打好基礎、多元嘗試
這階段的重點是累積專業能力、了解市場規則。- 找對第一份工作
- 進大所:可以見識大案子流程,專案經驗完整。
- 進小所:能接觸到業主,快速累積實務感。
- 接小案子副業
- 幫親友裝修、咖啡廳、小店鋪設計,雖然酬勞不高,但能建立作品集。
- 培養數位技能
- 學BIM、3D渲染、Parametric Design,這些都是未來市場很值錢的工具。
- 開始理財
- 不要只靠死薪水,每月存一筆「投資基金」,建立財商意識。
中階五年:建立品牌、收集資源
這時候你應該已經有一些作品、案源與人脈。- 作品集與個人品牌
- 建立網站、IG、FB,開始經營「建築師名片」,讓業主找到你。
- 拓展副業
- 做裝修案、接顧問案、設計講座,甚至幫建材廠寫文章。
- 建立合作關係
- 與營造廠、建商、設計師、材料供應商合作,很多案子是「合作推薦」來的。
- 爭取高單價案子
- 從小咖啡店 → 民宿 → 豪宅 → 商空專案,逐步往「高報酬」專案靠攏。
長期十年:多元投資、自營開發
這時候,光靠設計費不夠,你要往「創造資產」走。- 成立事務所 / 公司
- 不只是自己接案,而是帶團隊,可以同時進行多專案。
- 轉向投資
- 自己參與小型建案(透天改建、合建分屋),從「收設計費」變「分潤」。
- 跨界經營
- 建材代理、品牌合作、開課、出版,讓收入來源多元化。
- 成為專業品牌
- 像「綠建築專家」、「豪宅設計師」、「醫療建築顧問」,有專長才能談高價。
給剛出社會建築師的三個提醒
- 不要只靠薪水:學會早點接副案,建立自己的人脈與作品。
- 別忽略財務管理:即使月薪不高,也要學會投資,否則永遠只能領勞力錢。
- 建立口碑與曝光:這行案子來源 50% 靠人脈、30% 靠口碑、20% 靠專業。
建築師如何提升個人價值?
1. 專業升級:做別人做不到的設計
- 專精領域:如醫療建築、綠建築、豪宅、文創空間,這些市場單價高、競爭者少。
- 技術優勢:掌握BIM、永續建築、智慧建築等數位工具,讓你有「差異化價值」。
- 品牌塑造:把自己打造成「某類建築的代名詞」,比一般接案設計師更容易談高價。
2. 收入來源多元化
- 傳統案源:設計費(%)、監造費、顧問費。
- 延伸服務:代辦建照、室內設計、材料選配、品牌合作。
- 被動收入:出版書籍、開課、YouTube頻道、線上課程。
- 自營投資:自己下場做小型開發案,從「收設計費」變成「賺建設利潤」。
3. 財務與商業思維
- 建立公司制:不要單打獨鬥,成立設計公司或顧問公司,可以同時跑多案。
- 高單價客戶:把時間留給「能付高價」的業主,例如企業總部、品牌旗艦店、豪宅。
- 現金流管理:懂得談「分期付款」、「預付訂金」,避免財務卡死。
- 投資資產:收入不要全花在生活,配置到房地產、基金、股票,讓錢替你工作。
4. 建立人脈與影響力
- 人脈資源:和營造商、材料商、建商保持合作,很多大案子是靠「合作推薦」。
- 媒體曝光:經營 IG、FB、LinkedIn、建築媒體,讓你被看見。
- 比賽與獎項:拿到建築獎項,設計費自然能提高。
- 跨界合作:跟藝術家、品牌、開發商合作,擴大你的收入場景。
5. 長期策略
- 從設計師到開發商:最有錢的建築師,通常不是靠設計費,而是靠自己投資開發案。
- 打造建築事業品牌:像安藤忠雄、隈研吾這樣,不只是接案,而是成為品牌。
- 國際化:台灣案子天花板有限,若有機會參與海外專案,收入與知名度會更大。
建築師的收入可以有哪些?
1. 傳統案源(設計費、監造費、顧問費)
這是建築師最基本的收入來源。- 設計費:一般以工程造價的 6%~12% 計算,小案子可能固定收費。
👉 剛開始可以用「低價+高服務」打入市場,等累積作品後再拉高費用。 - 監造費:通常是設計費的一半,有些業主會希望設計師全程監工。
👉 可用「包案制」收費(含設計+監造),減少客戶議價。 - 顧問費:對於只要「規劃建議」的業主,可以收顧問諮詢費(例如 2小時/6,000 元)。
👉 很適合剛出社會的小建築師,等於把專業時間轉換成收入。
2. 延伸服務(增加案源價值)
這部分是傳統設計師常忽略,但其實利潤很高。- 代辦建照 / 使用執照:很多業主嫌麻煩,你可以幫忙處理,收額外代辦費。
- 室內設計:從建築拉到室內,案子金額小,但量大,對剛入行的建築師很實用。
- 材料選配 / 建材顧問:和建材廠合作,幫客戶推薦合適的建材(瓷磚、塗料、門窗),可抽佣或收顧問費。
- 品牌合作:幫建材、家具、塗料品牌代言或寫專欄,獲得額外收入。
👉 例:你在 IG 寫「10 種適合小宅的地板材質」,同時幫品牌曝光,收合作費。
3. 被動收入(讓專業變現)
被動收入的重點是「一次付出,多次獲利」。- 出版書籍:出一本「小宅設計指南」「老屋翻新必看」,雖然稿費不高,但能帶來知名度+後續案源。
- 開課 / 演講:線下課程、社大講堂,或到大學兼課,一方面有收入,一方面有曝光。
- YouTube 頻道:分享案例解析、建築知識(例如「10 坪小宅收納攻略」),流量上來後靠廣告分潤+品牌合作。
- 線上課程:錄製「建築設計入門課」、「如何規劃老屋翻新」放在 Hahow、Udemy,長期賺課程費。
4. 自營投資(高風險高報酬)
這是長期目標,最有錢的建築師大多靠這個。- 小型開發案:和朋友或建商合資買地 → 設計 → 興建透天或小型集合住宅 → 出售。
- 合建分屋:地主出地,你出設計+協助營造 → 最後分回房子或銷售利潤。
- 老屋改造:買便宜老屋 → 改造 → 升值轉售,既能展現設計力,又能賺投資收益。
👉 剛出社會不用急著跳進來,但可以先「參與」朋友或建商的案子,累積經驗,未來再自己做。
📌 建議你的一步步實踐
- 1~3 年內:專心接傳統案源,兼差接小案子,建立作品集。
- 3~5 年內:開始延伸服務(代辦建照、室內設計),並嘗試經營社群 / 出文章。
- 5~10 年內:打造個人品牌,推出被動收入(書籍、課程、YouTube)。
- 10 年以後:轉型投資型建築師,自己參與小型開發案。
建築師收入來源對照表
收入方式 | 收入區間 (新台幣) | 難度 | 適合階段 | 如何入門 |
---|---|---|---|---|
設計費 (傳統案源) | 小案 5萬~30萬 / 中大案 50萬~300萬+ | ★★☆☆☆ | 剛出社會即可 | 從親友案子開始,報價透明,累積作品集 |
監造費 | 設計費的 40%~60% | ★★☆☆☆ | 2年以上 | 主動跟業主說明「監造可保障品質」,提高信任度 |
顧問費 (諮詢) | 每小時 3,000~10,000 | ★★☆☆☆ | 2~3年 | 開啟「線上預約諮詢」,小宅、老屋翻新很適合 |
代辦建照 / 使用執照 | 5萬~20萬 / 案 | ★★★☆☆ | 2~3年 | 學會法規與流程,與代書、工務所合作 |
室內設計案 | 小案 20萬~100萬 / 中案 200萬+ | ★★★☆☆ | 1~3年 | 從裝修、店鋪設計開始,跨界至商空/豪宅 |
材料顧問 / 建材抽佣 | 抽佣 3%~10% | ★★★☆☆ | 3年後 | 與建材廠合作,寫文章、導客戶選用 |
品牌合作 / 代言 | 3萬~30萬 / 次 | ★★★★☆ | 3~5年 | 先經營 IG / FB,建立粉絲與專業口碑 |
演講 / 開課 | 5千~5萬 / 場 | ★★★☆☆ | 3~5年 | 從社大、工會講座開始,逐步累積口碑 |
出版書籍 | 稿費 10萬~30萬 + 曝光價值 | ★★★★☆ | 3~5年 | 出「小宅設計指南」「老屋翻新必看」,提升專業地位 |
YouTube / 自媒體 | 初期 0 → 成長後月入 3萬~30萬+ | ★★★★☆ | 3年後 | 拍案例解析、設計知識影片,長期累積流量 |
線上課程 | 一門課 10萬~100萬+ (長尾收入) | ★★★★☆ | 3~5年 | 錄製「老屋翻新攻略」「小宅收納設計」 |
小型開發案 (投資) | 一案獲利 100萬~1,000萬+ | ★★★★★ | 8~10年後 | 先參與朋友/建商案子,後期自己主導 |
合建分屋 | 一案分得 1~數戶房產 | ★★★★★ | 10年後 | 與地主合作,自己出設計+規劃 |
老屋買賣改造 | 一案獲利 50萬~500萬+ | ★★★★★ | 5~10年後 | 買低價老屋 → 改造 → 升值出售 |
建築師怎麼行銷?
1. 人脈經營(50%)
案子來源往往是「誰認識你 → 誰介紹你」。實際做法:
- 先從身邊開始:接親友、學長姐、熟人案子,雖然金額不大,但能累積經驗與作品。
- 參與產業活動:多去建築師公會、建材展覽、設計論壇曝光。
- 建立合作夥伴:與營造廠、設計公司、建材供應商合作,互相推薦案源。
- 加入 WOTEL Line 社群:免費加入,能直接認識建築上下游人脈,和同行建立交流,拓展合作機會。
2. 口碑累積(30%)
口碑是別人幫你說出來的,才有說服力。實際做法:
- 價格透明:報價清楚,不隨便加價,建立信任感。
- 小案子也要認真:不管是牆面設計還是裝修,都要盡力做到最好,才能讓業主介紹朋友。
- 請業主推薦:施工完成後,邀請業主在 Google、FB、IG 留下評價或標記分享。
- 作品線上分享:把案例放到 WOTEL 建築專科整合王,免費成為會員即可上傳作品,讓業主與業界能搜尋到你,幫助累積口碑。
3. 專業曝光(20%)
專業一定要「被看見」,才能轉換成收入。實際做法:
- 經營社群:在 IG、FB、LinkedIn 持續分享案例與設計理念。
- 內容行銷:寫文章、拍影片,像「小宅設計重點」、「老屋翻新注意事項」,吸引搜尋流量。
- 投比賽、上媒體:即使只是入選,也能提升專業背書。
- WOTEL 線上作品集:除了社群曝光,還能把案例放到 WOTEL 平台,提升被搜尋機率,讓專業主動被看見。
結語
建築師能否成功,不只取決於設計能力,更在於如何透過行銷讓專業被看見,並進一步塑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從初期累積作品與口碑,到中期經營人脈與市場定位,再到長期打造獨立事務所與跨界合作,核心都是「行銷推廣」與「品牌建立」。唯有把專業轉化為市場可辨識的價值,建築師才能突破收入天花板,創造長期穩定的事業與資產。推薦內容
建築師薪資待遇好嗎?工作內容、就讀科系、證照與公會資訊全整理
免費加入line社群、Wotel專業夥伴,低成本網路行銷管道
免費投稿建築文章,幫您在建築產業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