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井(鑽井)工程費用怎麼算?鑿井(鑽井)工法、工作類型、施工流程、常見問題收集匯整

鑿井(鑽井)工程是什麼?需要申請嗎?需要證照嗎?如何選擇鑿井工程公司?

在台灣,無論是自建住宅、農業灌溉,或是工業用水需求,鑿井(又稱鑽井工程) 都是常見的基礎工程之一。由於水源開發涉及地下水層探勘、結構施工與後續維護,因此在規劃時必須了解費用計算方式、施工工法、流程,以及如何挑選合法的專業公司。

鑿井(鑽井)工程是什麼?

鑿井工程,又稱鑽井工程,主要是透過專業機具鑽掘地下,取得穩定的地下水源。這類工程可應用於 農業灌溉、工廠用水、民生供水、地熱開發,甚至地下工程探勘。不同地質條件會影響施工方式與費用,因此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評估與規劃。

鑿井需要申請嗎?

在台灣,依據《水利法》及各縣市水利局/工務局規範,鑿井一定需要申請,不能私自施工或取用地下水。
  • 申請對象:農業井、工業井、民生自用井都必須合法申請。
  • 主管機關:通常是縣市政府的水利局,部分地區由經濟部水利署審核。

申請過程需要什麼?

  1. 提出鑿井申請
    • 填寫「鑿井申請書」或「地下水取水許可申請書」。
  2. 檢附必要文件(常見要求)
    • 土地使用證明(地號、土地所有權或同意書)
    • 工程設計圖說(鑽井位置、深度、井徑、濾管配置等)
    • 技師簽證文件(由土木技師或水利技師簽證的設計與計算書)
    • 用水計畫書(說明用水量、用途、影響評估)
    • 地籍圖與位置圖
  3. 主管機關審查
    • 會審查井位是否在地下水管制區、是否影響鄰井與地層安全。
    • 可能會要求補件或現勘。
  4. 核發許可證
    • 審查通過後,核發「地下水取水許可證」或「鑿井許可」,方可合法施工。

申請會需要費用嗎?

是的,申請過程會有 審查費、證照費或規費,依縣市而異。
  • 例如:台北市、桃園市、新北市多會收取審查規費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 若位於「地下水管制區」,還可能需額外的監測、環評或回灌計畫,費用更高。
  • 後續井完成後,若持續取水,部分縣市會依用水量 收取地下水水費或規費

鑿井(鑽井)工程費用怎麼算?

鑿井工程費用差異很大,主要依據 井深、井徑、地質條件、水質需求、設備安裝與地點交通 等多重因素計算。以下整理各項影響:
影響費用的主要因素
影響因素 說明 費用影響範圍
井深與井徑 井越深、井口直徑越大,需要更久工時與更大機具投入。 每公尺約 2,000~5,000 元;直徑加大會增加 10–20% 費用
地質條件 軟土層較易施工;若遇硬岩層或鬆散砂層,需特殊工法或高強度鑽具。 堅硬地層可能增加 20–40% 成本
水質需求 若水要用於飲用,需安裝過濾器、RO 系統或水質穩定裝置。 額外設備費用約 5–20 萬元
設備與配管 水泵、管線鋪設、電力配置等皆需額外計算。 視規模大小,約 3–15 萬元
區域與交通 偏遠山區、交通不便,運輸與人工費會增加。 視距離,可能增加 5–15%
工期需求 若要求快速完工,需增加人力與機具調度。 加急費用約 5–10%
 

📌 實際案例試算

工程類型 深度 × 單價 基礎費用 其他費用 (設備/管線/水質處理) 總費用試算
農業用水井 50 公尺 × 3,000 元/公尺 約 15 萬元 + 水泵與配管 5 萬元 約 20 萬元
工廠用水井 100 公尺 × 4,000 元/公尺 約 40 萬元 + 過濾設備 10–20 萬元、電力工程 10–20 萬元 約 60–80 萬元
 
  • 農業用水井以基礎功能為主,費用相對較低。
  • 工業與飲用水井因需加裝淨水設備、電力工程,費用往往比基礎開井高出許多。
  • 計價公式大致為:井深 × 每公尺單價 + 設備安裝 + 特殊需求 + 區域加價

鑿井(鑽井)常見工程工法

工法名稱 工法原理 適用地層 優點 缺點
旋轉鑽掘法 鑽機帶動鑽頭旋轉切削地層,鑽屑隨泥漿或空氣排出 一般砂石層、黏土層、軟質地層 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設備普遍 遇硬岩效率差、鑽頭耗損快
空氣鎚擊法 壓縮空氣驅動鎚頭擊打岩層,並搭配旋轉切削 花崗岩、板岩、石灰岩等硬質岩盤 穿透力強、處理硬岩效果佳、水源需求少 能耗高、噪音大、維護成本高
循環泥漿法 注入泥漿冷卻鑽頭、帶走鑽屑,並形成泥膜防止坍塌 深井、鬆散砂層、含水層不穩定區 井壁穩定、防止坍塌,適合深度施工 泥漿需處理、處理不當恐汙染環境
套管護壁法 鑽掘同時下鋼套管,逐步延伸保護井壁 沙土層、鬆散礫石層、高水位區 避免坍塌、井壁穩定性高 材料成本高、工期較長
 

鑿井(鑽井)工程的工作類型

農業灌溉井

台灣農業用水需求量大,尤其在旱季或缺乏水庫灌溉的區域,地下水是穩定水源的重要來源。透過鑿井取得地下水,不僅能保障作物在乾旱期的灌溉需求,也能減少對地表水的依賴。這類井的深度通常在 30~80 公尺之間,依地層不同而調整。

工業用水井

工廠生產與製程常需要大量水資源,例如冷卻系統、清洗設備、製程循環等。工業用水井通常規模較大、深度更深,且需要搭配過濾、沉澱或軟化設備,以確保水質符合生產需求。由於取水量大,施工前需依《水利法》申請合法取水許可,以避免違規。

民生自來水補充井

在偏遠地區或自來水供應不足的地帶,會鑿設生活用水井,作為家庭或社區日常用水的來源。這類井的水質要求較高,多數需要經過檢驗與過濾處理,才能安全飲用。有些地方政府也會設立社區公共水井,供居民共用。

地熱井/監測井

除了取水用途外,鑿井技術也廣泛應用於能源與科學研究。例如地熱井可抽取高溫熱水或蒸氣,用於發電或溫泉開發;監測井則多設於地下水補注區域,透過水位、水質變化的長期監測,提供環境與資源管理的重要數據。

抽水試驗與水質檢測井

在工程完成後,必須進行抽水試驗以測定井的出水量、地下水層補注能力及持續穩定性,並搭配水質檢驗分析,確保取出的地下水可安全使用。這一步驟能判斷井的效能,避免後續使用中出現供水不足或水質不合格的問題。
 
 
小結
  • 農業灌溉井:重點在供水穩定。
  • 工業用水井:重點在水量大、需配合水質處理。
  • 民生用水井:重點在水質安全,需檢驗與過濾。
  • 地熱井/監測井:應用於能源開發與地下水管理。
  • 抽水試驗與水質檢測井:確保工程品質與水源可靠性。
 

鑿井(鑽井)工程施工流程

  1. 現場勘查:地質調查、水文分析,評估適合的鑽井位置與深度。
  2. 設計與報價:依據地層條件與需求,規劃井徑、深度與設備配置,並提出完整報價。
  3. 施工準備:進場架設鑽機、設置護壁與安全圍籬。
  4. 鑽掘作業:依設計深度進行鑽掘,採用旋轉、鎚擊或泥漿法。
  5. 下管與填砂:安裝濾管、套管,並填砂與密封井壁。
  6. 安裝抽水設備:配置水泵、電力系統與出水管線。
  7. 抽水與水質檢驗:進行抽水試驗,檢測水量與水質,確保符合使用需求。
  8. 驗收交付:完成工程並提供相關檢測報告,進入使用與後續維護。

鑿井(鑽井)工程需要證照嗎?

在台灣,鑽井工程屬於 營造業法規範的專業工程,承攬公司必須具備合法營造業或專業水井承裝業登記,並聘有合格技師(如土木技師、水利技師)。此外,若工程涉及抽水使用,還需依 水利法 申請地下水取水許可,避免違法取水而受罰。

如何選擇鑿井(鑽井)工程公司?

  • 合法登記:確認公司具備營造業或水井承裝業執照。
  • 施工實績:檢視過去承攬案例,是否有農業、工業或公共工程經驗。
  • 專業技術:是否配備合格技師與先進鑽井機具。
  • 價格透明:報價單是否清楚標示「每公尺單價、設備費用、抽水檢測費用」等項目。
  • 售後服務:是否提供後續保養、維修與水質檢測。
  • 安全與法規遵循:施工過程中是否依規設置護欄、確保工人安全,並依法申請取水證照。

鑿井(鑽井)工程常見問題

Q1:點井工程是什麼?

A: 在基坑或地下室開挖前,沿開挖線密集佈設小口徑井(well points),以真空或射流方式連續抽水,短期快速降低地下水位,常見於淺層降水與臨時工地排水。

Q2:束水工程是什麼?與降水工程差在哪?

A: 束水是降低滲流量或切斷水路的做法,如化學灌漿、土壤改良、設置止水帷幕/套管護壁;降水則是把水抽走(如點井、深井泵)。大型工程常束水+降水並用:先束水減流,再降水控水位。

Q3:解壓井(減壓井)是什麼?

A: 在底板下方或地盤深層設井抽水,釋放上浮水壓,防止基底隆起或底板上浮,多見於深開挖或臨水環境的地下室工程。

Q4:祛水工程是什麼?和排水、導排有何差別?

A: 祛水泛指移除積水;排水/導排則指設置水溝、集水井、抽水機等,讓水有路可走。工地常同時採用:導排→集水→抽排。

Q5:沉陷點是什麼?如何監測與避免?

A: 指地表因抽水、地盤鬆軟或施工擾動而下陷的位置。監測方法有水位觀測井、沉陷釘、傾度儀;避免方式包含分區抽水、限流、束水搭配、逐步降水、回灌等。

Q6:鑿井需要哪些證照/許可?

A: 承攬單位須具營造業或水井承裝業資格並由合格技師簽證;取水則須依《水利法》申請地下水取水許可。

Q7:可以自己挖井嗎?

A: 不行。屬專業工程,必須合法申請與專業人員施工,違規可能受罰。

Q8:鑿井工程工期大約多久?

A: 小型農業或民生井約1–2週;深井或困難地層可能需3–8週,若合併降水/束水系統或試驗則更久。

Q9:井水可以直接飲用嗎?

A: 不建議。需經水質檢驗(細菌、重金屬、硬度),必要時加裝過濾/UV/RO 系統;工業用井則需依製程需求加處理。

Q10:什麼是洗井與抽水試驗?

A: 洗井是清除鑽屑與細砂,恢復井周滲透性;抽水試驗則測試出水量、含水層補注能力,並決定泵浦規格與運轉方式。

Q11:井深與井徑怎麼決定?

A: 依含水層深度、取水量、泵浦尺寸與沉砂空間設計。原則是水量大井徑大,含水層深井深度就更深。

Q12:鑿井後如何保固與維護?

A: 一般提供1–2年保固,例行測水位、流量、清洗濾管,必要時以超音波或酸洗處理結垢,確保出水穩定。

專業鑿井,確保水源安心

鑿井(鑽井)工程是一項專業性極高的工程,費用多寡取決於井深、地質、配管與檢測等多種因素。選擇時除了價格,更應重視 合法資質、施工經驗與售後保固,才能確保水源長久穩定、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