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 :「學美・美學」第四彈開箱!3 所中南部校園改造:融入老街元素、宛如咖啡廳的教室等亮點
為校園角落重啟生活教育的風景
校園裡的資源及垃圾集中場、體育器材室、健康中心、圖書室等,這些僅具備單一用途、卻肩負著全校性集散服務功能的機能空間,是平日每位師生都會使用、出入頻繁的場所,然而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角落。
高雄市光武國小|植物.物值
高雄市光武國小的資源及垃圾集中場為舊式磚造鐵皮臨時建物,內部環境昏暗老舊,缺乏通風與收納,且為了方便垃圾車進出清運而設置於校門口,造成學校門面觀感不佳。

改造團隊「暁房子創意設計」大膽打破傳統制式的封閉隔間,改用霧面小圓浪板及金屬圍籬網等構成輕巧、通透的波浪牆序列,林立在多樣化植栽點綴的地景緩坡上,透過地面及牆面的變化,同時編排出完善、清楚的機能分區及使用動線。

不僅將垃圾場刻板的陰暗與囤積印象,轉化成明亮、清新的軟性質地,更重新定義內外邊界的對話關係,開放垃圾處理流程的觀摩路徑,為生活教育現場增添展示互動的全新層次。
高雄市文府國小|體育實驗室
位於高雄港都的文府國小校內唯一的體育器材室每周供全校 120 節體育課使用,平均每天有高達 24 班次的借用頻率,然其空間卻缺乏整體規劃,造成器材借還、取用的不便。

改造團隊「有禮設計」在牆面的收納上,運用沖孔板的通透特性,方便快速識別已被分門別類的各種球類;預留未來空間配置的彈性也是校園改造的一大重點,因此針對大型球類的收納特別設計了移動式矮櫃,讓各年級學童都能輕鬆取放,櫃體也可依照室內課程需求機動調整位置。

在解決機能性問題之外,設計團隊也賦予器材室新的氛圍定位,透過高明度的色彩線條與大量自然光的流動,創造出如運動賽道的視覺意象,打造一個實用與美感兼具的「體育實驗場」。

澎湖縣中正國小|微笑廣場
澎湖縣的中正國小在 22 年前二期校舍工程落成時,在微笑廣場上建造了 4 座長長的水泥溜滑梯,曾是下課時全校最熱鬧、笑聲最歡快的所在,更是每位畢業生邁向人生新階段的離校必「滑」之路。


4 年前因部分檢驗未合格而被迫封鎖,校方不想拆除這個充滿記憶與歡笑的地方,卻又苦無對策。改造團隊「多龍工務設計所」進場後,利用原本滑梯結構改造成兩道攀爬坡,更活用滑梯間的階梯地形,重新創造出一座既符合各項安全標準且更大面積的溜滑梯,讓承載情感與回憶的微笑廣場重生,也延續全校師生及校友的笑聲與記憶。


改造生命與生態教育的無牆教室
延續 108 課綱列入生命教育為校定必修課程的宗旨精神,「學美.美學 4.0」繼去年完成雞舍園地的改造後,今年再次嘗試生命教育新型態現場的改造挑戰,不僅著眼於動植物的生活與觀察場域改造,更著重在創造人與生命互動、對話的關係。
台北市復興高中|小動物學院
台北市復興高中在改造團隊「日衍規劃設計」的進場下,活用 2 棟建築物間的半戶外下凹閒置空間與向外擴延的扇形平台,為學校領養收容的校犬校貓打造出適合生活、互動與教學的宜居環境。

透過觀察動物行為與習慣,營造出既滿足其本能需求,亦可遮風蔽雨的安全居所,並新設入口教學區,提供校內動物保護社團推廣生命教育的基地;大樹林立的扇形平台則做為水電整合的洗澡空間,同時也是課餘師生與動物親近、建立關係的開放式天地。

從鼓勵全校師生與動物們共生、共好的概念出發,期待打造一個尊重生命、關懷陪伴、相互學習的生命教學園地。

南投縣中峰國小|魔樹教室
挺過921震災、陪伴南投縣中峰國小重建的桃花心木老樹們,是全校的精神代表,而環繞其中三棵桃花心木構築而成的戶外平台,在攀藤植物與各類昆蟲的共生下,充滿了豐富多様性的生態景觀紋理,是四季依時進行校本課程教學的無牆教室。然而長年的風吹日曬雨淋,木作平台的損壞情況愈來愈嚴重。

改造團隊「參木辛所」與工藝師合作,採用有機形式形塑鋼構錯層平台,以編織攀網取代傳統樓梯,透過高低層次錯落的地景通道與樹屋,讓生態的觀察與體驗不再僅限於水平範圍,創造出讓學童親近大樹的不同角度,以及饒富驚喜的自然多元探索途徑。


為特殊教育 設計自在展能的學習天地
每間學校都設有的特殊教育資源班,是全台校園推行融合教育的重要課題,但每個孩子在身心或學習上的特殊需求卻求都不同,各校自辦資源班的軟硬體環境也須相應調整。
高雄市四維國小|天使遊牧班
高雄市四維國小有 3 間不分類資源班教室,但每間教室必須容納兩位老師共用,加以教具類別與尺寸繁瑣,因此不僅影響到以小組對話為主的教學品質,空間裡也塞滿各式各樣的物件。

改造團隊「氛圍設計」將 3 間教室重新規劃定義,分為教師與公共空間、彈性空間、開放空間,老師可依課程內容、人數等不同條件從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地點。

同時規劃系統性收納櫃、教學推車及打造專屬移動式家具,增加教學收納與彈性,試圖為支持性環境的建構模式開發出新的可能,也重新打造一個以師生需求為本的特教教室。

「OPEN SCHOOL 走進.學美」展覽,展出 110 至 111 年共 41 所學校、28 組設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改造成果,期待全台灣各校持續接力,以設計思考導入校園,共同創造學習環境更大的可能性。


OPEN SCHOOL 走進.學美
展覽期間:2023.04.18 (二) - 2023.06.18 (日)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 01 & 02 展間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30-17:30(週一休館)